首页

老师的坐脸调教

时间:2025-05-26 01:33:09 作者:焕新家园:城市更新的民生答卷 浏览量:67458

  墙体开裂、户型差、经常漏水……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市桦皮厂8号楼曾是典型的“老破小”,如今经过优化设计、原址重建,不仅户内面积增加了、两房变三房,公共区域还增设了电梯和适老化设施,引得居民们赞不绝口:“全是明厨明卫、阳光也好、通风也好,我们真是特别高兴、幸福感满满的。”

  近期发布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系统性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四好”建设。这样的顶层设计,恰逢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新阶段的关键节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便成了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比如房屋老旧、地下管网不完善等日益凸显的问题。当前,城市更新已成为破解民生难题、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由之路。

  “每次回家找车位都要转好几圈,孩子们平日里来看望也不好停车。”这是山东青岛老城区居民张大爷曾经在问卷中写下的话,去年,当地以建成122个停车场项目的实际行动,回应了群众诉求。在重庆民主村改造兴建的社区食堂里,18块钱能吃上23道菜的自助餐,解决了该市历史悠久的工厂家属区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在江西萍乡,全年新增公园绿地30处、口袋公园11个,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望变成了生活日常。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兴而居。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有9.4亿人生活在城镇,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到存量优化阶段,人们的需要也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所以,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从“老破小”到“幸福里”,从2019年到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1.2亿人,共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每一份努力都在诠释着城市的核心是人,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倾听诉求、尊重选择、共享成果。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了指引。它提出的八项主要任务,都具有为民务实、精准施策的特点,它要求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增强了人们对“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更多美好的期待。在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对“百姓身边无小事”的最好回应,也是对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诠释。

  (文丨孙诗乔 编辑丨赵静)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173处

诺尔和保罗也表示,对能与中国乒乓球界老友重聚感到非常兴奋并充满期待。他们希望在晚年能够再次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

中国工信部部长:中小企业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社科院发布《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认为,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风险防控难度快速增长。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保障电力市场平稳运行。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多年来,玉树州积极实施“小而美”民间交流项目,援建学校的学生数量从建校时的200余名增至1960余名,今后拟继续开展夏令营等可见可行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持续打造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旅系列产品。

扎在吐鲁番文书里的八旬德国教授火洲看“宝”

从舞龙舞狮到游神,从乡村春晚到民俗节庆……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热潮,在这背后,则是来自手工艺从业者们“指尖技艺”的支撑。《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从业者们带来了银饰、服装、道具等多样化的手工艺产品,部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他们不仅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实现增收致富,还带领乡村产业走上更加规模化、人才化发展的道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